- NEWS最新消息
- 專欄文章
NEWS最新消息
2023/07/01
品管圈常見問題(十)---有效的對策實施和檢討 作者:陳伯陽
評選出來的對策在實施時,會因為改善主題的複雜程度而有局部小範圍試行和直接大範圍實施兩種。跟產品品質有關或是副作用難以掌握的,通常會先安排在小範圍內實施,確定對策有效後,才考慮如何正式的大規模實施。所謂的小範圍是指只有少數產品或少數人參與的範圍,例如只有幾批的貨或幾台機台,或是只有圈員自己單位的人員參與執行該對策。
常用的問題解析步驟8D和QC STORY在此部分的規範有些不同。8D是先對小範圍的實施效果進行驗證,選擇有效的對策,再列入大範圍永久執行的對策,然後把實施結果在效果驗證的步驟中檢查;QC STORY就沒有大小範圍的明顯區分,在沒有交代實施範圍的情況下,把一段時間的對策結果當成效果驗證的數據。
在對策實施的步驟中,大多數的圈隊都會使用PDCA管理循環來描述實施過程並管理其效果。撰寫重點如下:
1. PLAN計畫階段:寫出對應的真因、改善對策,改善對象,有些會寫創意來源。此時也應該先想好CHECK檢核階段要使用的方法和工具,提前做好準備,不要等到對策實施後,才發現無法進行CHECK檢核。
2. DO執行階段:寫出實施期間、負責人、實施地點、實施步驟。實施步驟不是只寫已經完成該對策,而是應該敘述過程細節,同時可以透過照片來補強說明這部分的證據。
3. CHECK檢核階段:檢查對策執行情況,主要因或真因的改善情形,改善點現象 ( 魚頭 ) 改善效果,有無副作用。較複雜的主題建議要用統計方法來證明改善效果,例如T檢定。
4. ACT對策處置階段:如果在檢核階段發覺效果不理想或是有副作用,此時應進行對策的修正。修正後的對策若是有效果,則判定此對策有效。若是沒有效果,則判定此對策無效。
各項單獨驗證有效的對策在一起實施後,可能產生互相干擾的影響。圈員需要注意並進行調整,在追求製程穩定的前提下,有些對策可能需要取消,留成殘餘問題後續再行研究。
如果是小規模的實施對策,PDCA這項工具已經足夠應付,但是若要進行大規模的實施,在擬定正式實施計畫時,至少還要加入以下幾點內容:
1. 取得相關執行單位同意
取得相關主管同意實施對策,確定實施的地方、產品數量等。如果與製程有關,應依公司工程變更的規定處理,考量是否通知客戶或獲得客戶同意實施。
2. 討論對策實施的方法
邀請執行單位共同討論實施的細節與關鍵指標,包含數據的蒐集,定期查驗成果的方法,以及報告的方式和以前遺留的暫時防堵措施的移除時機。
3.制定相關臨時標準
因為許多作業方法和以前不同,必須製做臨時製造標準、臨時作業標準,再按照這些臨時標準實施對策。
4. 制定緊急狀況的處理辦法
如果有突然的緊急事件,要採取暫時防堵措施並快速釐清是否為人為疏失,並利用WHY WHY分析工具重複執行問題分析步驟,如果無法排除問題原因,需考慮停止新實施的對策。這些步驟要先告知工作現場主管,最好進行演練,確保相關人員熟悉緊急狀況的處理。
5. 培訓執行人員
圈員需要依臨時作業標準教導操作員如何執行、查檢、應變以及收集數據的方法,並依公司規定完成操作員的能力認證工作。
結語:
對策執行階段最重要的是對策的落實程度,圈員將新的工作方法交給原工作系統的人員執行後,須密切觀察兩個月以上時間,或經過一定數量的生產作業,從趨勢圖中確認問題已經得到改善並且穩定。如果此改善主題有以前留下的暫時防堵措施,要通知相關單位移除,改善的成果要與未實施暫時防堵措施前的成果比較,才能驗證改善對策的有效性。